癌症越来越多,有没有靠谱的“抗癌食物”?答案可能让你失望
发布日期:2022-12-06癌症让很多人闻之害怕,为了避免被癌症盯上,很多人把目光转向了各种防癌抗癌的食物、药物。相比较药物来说,饮食防癌抗癌是最受欢迎的,因此导致一些“抗癌食物”备受追捧,但其中一些所谓的抗癌食物其实并不靠谱,建议大家要科学对待。
一、Gut Microbes:吃菠菜可以预防结肠癌
德克萨斯一所大学的科研人员,在对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大鼠喂食菠菜26周之后发现,菠菜有着抑制肿瘤发展的功效,在结肠、小肠部位有了明显的抗肿瘤活性。
实验中发现,在连续喂食菠菜30周之后,大鼠体内的肿瘤明显变小了,结肠、小肠部位的肿瘤多样性也明显降低了。
为了确定菠菜的抗肿瘤机制,研究人员用多组学统计法分析了大鼠体内取出的数百个样本,发现菠菜的抗肿瘤活性与肠道菌群多样性、基因表达的变化等有关。而且,研究人员还发现,大鼠在食用菠菜后,体内的亚油酸代谢物也达到了最佳水平,而这种物质能调节体内的炎症。
那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大量吃菠菜了呢?答案是否定的,菠菜的抗肿瘤机制并未在人体实验中得到证实,而且由于菠菜中含有草酸、叶酸、铁等元素,而且属于寒性食物,吃多了可能会加重肠胃的负担、诱发痛风,还可能会增加结石发作的风险,因此最好适量食用。
二、这些抗癌食物不是很靠谱,谨慎食用
除了菠菜之外,网传的抗癌食物还有很多,如大蒜、西红柿、西蓝花等食物,那么,它们真的可以起到显著的抗癌作用吗?
未必见得,食物含有抗癌成分并不代表食物本身能抗癌。目前,想要验证某种食物是否能抗癌,一般都是用其中的某种成分来对癌细胞进行处理,然后观察癌细胞的反应,也就是“细胞实验”。但,这毕竟只是初级的细胞实验,和人体的实验效果差距还很大。
而且,食物进入人体之后,发生的化学反应要远比细胞实验复杂,一种食物含有几十上百种的成分,进入人体也是各种成分的混合物。实验中用到的往往是提纯后的单一成分,实验剂量和日常饮食摄入量差距还是很大的。实验中用到的大量提纯成分,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,很难摄入这么高的剂量。
所以,综合来说,“抗癌食物”只是表达其中有抗癌成分,并不是说食用后就能起到显著的抗癌作用。
流传的3种“抗癌食物”,其实作用并没那么厉害。
1、大蒜
大蒜之所以被划分为抗癌食物,主要与其中的大蒜素等含硫物质有关。研究发现,大蒜素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、革兰氏菌等,能够降低幽门螺杆菌引发胃癌的几率。
不过,大蒜素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,所以胃炎和年老体弱者最好少吃生蒜。而健康人群也没有必要为了追求大蒜的保健功能而过多摄入生大蒜。
2、西红柿
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曾经发表过一项研究,通过对2万名英国男性的调查发现,一周摄取西红柿10次,且每次不低于80克,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癌风险18%。研究人员分析,这可能与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有关,番茄红素能够帮助对抗人体中的毒素,使细胞免于受损。
不过,该研究属于观察性的研究,并不能明确食用西红柿与前列腺癌患病之间的因果关系。美国癌症研究所,曾综合分析了多项番茄红素与前列腺癌的研究分析对比发现,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,关于番茄红素与前列腺风险的研究证据并不充分,因此研究所并不鼓励通过多吃番茄来预防前列腺癌。
3、西兰花
哈佛的科研团队发现西兰花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可以分解出吲哚-3-甲醇(I3C),而这种物质能够起到抗癌的作用。
但如果想要依靠食用西兰花来实现抗癌目的,需要达到大剂量才可以。研究中小鼠实验I3C采用的剂量是20mg/kg,如果是一个体重50kg的成年人,那么需要摄入1g的I3C。根据参考文献中的提取率,油菜籽I3C的提取率为1.85μg/g,那么就需要摄入540kg才能达到治疗剂量!超过了这个成年人的10倍体重。
所以,日常食用并不能达到显著抗癌目的。
-
深读|中医养生,何以“圈粉”年轻人?
核心提示央视财经今年发布的《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》数据显示,2023年18岁至35岁的年轻人消费榜单排名中,健康消费跻身年轻人消费意愿的第三名。另据2022年《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
发布日期:2024-09-04 -
多措并举保障人民健康
巴黎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,但体育带来的感动与精彩仍在延续。中国奥运健儿走进公园和社区,同球友切磋技艺,和大家分享人生故事……他们带动全民健身、青少年体育蓬勃开展
发布日期:2024-09-04 -
健康提醒:选择食物要考虑对肠道健康的影响
不少人会格外注意其是否会对保持身材有利。然而,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新近在一份《健康资讯》中提醒,选择食物也要考虑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,肠道的健康在于保持清洁,
发布日期:2022-12-14